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焦点关注

耳朵上面有“小洞” 千万不要挤

2021年10月09日14:43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你是否曾经好奇过,别人耳朵附近的那个小洞?这个“小洞”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遗传病。流行病学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国内每100人中,约有1.2人发病。这个“小洞”如果你毫不在意,那么它会一辈子与你和平相处;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手,喜欢去挤一挤、揉一揉,那么你的苦难或许会接连不断。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一种。如果无炎症,一般无危害,绝大多数人可终身无炎症发作,因而不予以治疗。如果先天性耳前瘘管一旦发生感染,可形成耳前周围脓肿,很难用药物控制,并且还会引起耳前周围疤痕,会有一定程度影响到容貌。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耳科主任张朝梅提醒,耳前瘘管分为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无症状或无感染者不用理会,局部搔痒、有分泌物溢出者,可用清水清洗后涂抹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并保持干燥。若一旦挤压、揉破,反复红肿、反复感染,只能进行手术切除。

  “瘘管就是人体内的小通道,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分支或树叉状,瘘管内表面是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可排泄出有臭味的豆腐渣样分泌物。一旦受外力刺激,挤压就容易感染发炎。” 张朝梅表示,耳前瘘管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炎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抠、挤惹出的祸端。

  耳前瘘管的预防及治疗

  1、洗澡、洗头后,可以用棉签将耳部周围的水轻擦干净。

  2、没有感染过的瘘管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保护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3、耳痒的时候不要揉,这样容易把细菌揉进,导致感染。

  未出现感染时,多数无症状无需治疗,在家多注意观察。

  出现感染后,治疗以局部抗感染或切开引流治疗。一旦发生感染极易反复发作,建议感染完全控制后手术切除。(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