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连锁 | 三城三院

病种知识

< 返回上一页

外耳肿瘤

概述

外耳肿瘤分为:

1. 血管瘤:常延及耳周皮肤或外耳道。按其组织病理类型,有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致密血管瘤(compacted he-mangioma)和蔓状血管瘤(arterial racemosum angioma)等,其中以前两者较多见。

2. 囊肿:耳部囊肿可发生于耳廓及耳周,以位于耳廓者多见,发展较缓慢,可分为两类:①真性囊肿,如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等,其囊壁有内衬上皮;②假性囊肿,如外伤性囊性血肿、囊肿性软骨炎等,为组织间隙内积液,无内衬上皮。临床上以真性囊肿较为多见。

3. 纤维瘤

4. 瘢痕疙瘩:瘢痕挖瘩(keliod)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功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

5. 外耳道乳头囊肿: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external canal)是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良性肿瘤,是外耳道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我国南方比北方多见,多好发于20~25岁的男性。

6. 外耳道外生骨瘤:外耳道外生骨瘤(exostosis)是外耳道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为外耳道骨壁的骨质局限性过度增生而形成的结节状隆起,属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双侧多见,且常为多个;包括多发性致密骨瘤(外生性骨瘤)和单发松质型骨瘤,后者极少见。

7. 色素痣:色素痣(pigmented mole)简称痣(naevus),是含有黑色素细胞的良性新生物,并非真性肿瘤,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在耳部皮肤多发生于外耳道口(80%),少数位于耳甲腔等处。

8. 恶性黑瘤:

9. 耵聆腺肿瘤:

10. 外耳鳞状细胞癌:外耳鳞状细胞癌是耳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于耳廓,其次发生于外耳道。

病因

1.血管瘤(hemangioma)是耳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血管异常增生引起。

2.瘢痕疙瘩:造成这种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瘢痕体质,这种体质多属家族遗传;外因主要是各类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如蚊虫叮咬、预防接种、打耳孔、纹眉、针刺肿伤等。

3.外耳道乳头囊肿:不明,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当外耳道皮肤受到炎症、经常挖耳等外伤刺激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病毒感染而致病。

4.外耳道外生骨瘤:不明,有多种学说如创伤、物理、化学及慢性炎症刺激等。

色素痣:

5.恶性黑瘤:恶性黑瘤(malignant melanema)是在长期慢性刺激、冻疮、强烈日光或放射线照射等可能的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色素痣的基础上恶变所致,发生于外耳者不多见。男性预后较差。

6.耵聆腺肿瘤:耵聍腺位于外耳道软骨部。盯腺瘤(cerumi-noma)在组织结构上与汗腺瘤(hidradenoma)相似,是由盯腺增生所致。其发生可能与腺体发育异常有关。良性肿瘤有腺瘤和混合瘤,恶性肿瘤有耵聆腺癌和腺样囊性癌。

外耳鳞状细胞癌:强烈的日光曝晒、冻伤、慢性疾病如结核性狼疮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可能成为本病的诱因。

症状

1.血管瘤:毛细血管瘤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可小似针尖或蜘蛛痣,范围广泛者可累及整个耳廓,皮肤呈紫红色,无明显隆起或微突起,局部温度较高。海绵状血管瘤由密集的血管小叶组成,毛细血管排列紊乱,管腔扩张,腔内充满血液。可累及较深层组织,表面常隆起,呈结节状,甚至明显隆起,微红或紫红色,呈分叶状,压之可消失,间有搏动。

2.纤维瘤:多见于耳廓,根据瘤组织内胶原纤维及细胞成分的多少可分为软、硬两种,前者瘤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少,与脂肪瘤相似。后者则大部分由胶原纤维组成,细胞成分少,呈硬性无痛结节。

3.瘢痕疙瘩:病损处表面隆起不平、质坚硬、色淡红、边缘不规则,可侧

呈蟹足状;局部可有刺痒感,尤以夏季为甚。

4.外耳道乳头囊肿:肿瘤较小者可无症状,当瘤体充满外耳道时可有耳内发痒、阻塞感或听力下降。常有挖耳出血或挖出“肉块”样物,如继发感染则有耳痛和流脓。

5.外耳道外生骨瘤:骨瘤体积不大者可无任何症状,常在耳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可使外耳道变窄,合并和脱落上皮堆积时可堵塞外耳道,引起耳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压迫外耳道皮肤可引起疼痛,继发感染时流脓。

6.色素痣:痣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外观如丘疹或结节状,可稍突出皮肤表面,少数可形成乳头状或疣状突起,表面有毛或无毛,呈灰色、棕色或黑色

7.耵聆腺肿瘤:肿瘤多位于外耳道后、下壁,患者一般无耳流脓史或其他不适。若肿瘤增大阻塞外耳道时,可引起耳阻感、听力下降或耳鸣,腺样囊性癌常有耳痛。

8.外耳鳞状细胞癌,检查见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肿块,表面皮肤正常,无压痛,质较硬。

9.外耳鳞状细胞癌:本病初起多无自觉不适,可有瘙痒和疼痛,侵及软骨膜时疼痛较明显。耳廓病变多发生于耳轮处,初起呈屑状斑丘疹,易出血、糜烂,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结节尤或菜花状肿块,常有溃烂,晚期可向耳前或颈淋巴结转

移。外耳道病变应注意可能由于症状轻微而延误诊断,疼痛、听力丧失、流血或流脓是其主要特征,外耳道可见肿块,有时呈疣状,堵塞耳道并浸润周围组织,有时可有破坏鼓膜伴中耳浸润。

检查

1.外耳道乳头囊肿:外耳道内有乳头状新生物堵塞,基底一般较广,表面高低不平,棕褐色,质较硬,多有蒂。有感染者局部充血、肿胀,个别可变黑而自行脱落。向内生长可侵及中耳。偶向外生长,波及耳廓及周围皮肤。

2.外耳道外生骨瘤: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骨部有结节状或半圆形硬结节,基底较广,上覆正常上皮。X线颅底位拍片或颞骨CT片上可见骨性外耳道狭窄,有与骨质密度完全一致或相近似的半圆形影。

3.外耳鳞状细胞癌:对于肉芽状新生物去除后短期内复发者,应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注意和外耳道乳头状瘤鉴别,肿瘤活检作病理检查可明确诊。

治疗

1.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有手术切除、注射硬化剂、冷冻和放射治疗等。较大的血管瘤可于肿瘤切除术后加植皮及整形手术;对于较小血管瘤可采用手术切除,或用5%鱼肝油酸钠溶液等硬化剂注射至血管瘤底部,每周或隔周1次,每次0.1~0.5ml。近年来,超声高能电生化场效应技术在治疗耳部各型血管瘤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2.囊肿:真性囊肿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假性囊肿则应在无菌条件下行穿刺抽吸和局部加压,对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

3.纤维瘤:手术切除。

4.瘢痕疙瘩:采用激光、冷冻、手术切除(植皮)、放疗或用激素局部封闭等方法。

5.外耳道乳头囊肿:应彻底切除肿瘤。切除后,可用硝酸银、干扰素涂布创面,或电灼、激光烧灼肿瘤根部。切除不彻底者易复发。

6.外耳道外生骨瘤:骨瘤小而无症状者可不必处理。如因瘤体增大引起听力下降、疼痛或外耳、中耳感染者,可行手术切除,重建外耳道。手术可经耳内切口,分离并掀起骨瘤表面的皮肤和骨膜,用高频电钻小心将骨瘤磨去或用骨凿凿除骨瘤,必要时可磨去部分外耳道骨壁,以减少骨瘤复发,避免外耳道狭窄。

7.色素痣:色素痣较小时一般无主观不适,可不必治疗;当色素痣增大堵塞外耳道口,影响听力时,方引起患者注意而就诊;当痣迅速增大,局部发痒、灼热或疼痛,色素加深,局部溃烂、渗血、变硬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有恶变可能,及早彻底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8.恶性黑瘤:外耳色素性病变,以色素痣和色素性基底细胞乳头状瘤常见,但任何色素性病变,都应排除恶性黑瘤可能。因恶性黑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如诊断明确或疑为恶性者,必须及早做局部广泛彻底切除,恶性黑瘤不宜作活检,以免加速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本病预后较差,如耳部病变广泛或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可根据病变情况行外耳切除术合并腮腺切除术、颞骨次全切除术及颈淋巴结廓清术。

9.耵聆腺肿瘤:耵聆腺良性肿瘤易复发,有恶变倾向,如有可疑或诊断明确后,须及早进行彻底切除并长期随访。耵聆腺恶性肿瘤单纯的局部切除极易复发,一般应早期做局部扩大切除或根治手术,对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术后应配合放射治疗。

10.外耳鳞状细胞癌:外耳鳞状细胞癌安全边缘不易确定,治疗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放疗可消除手术切缘周围残留的肿瘤病灶,减少术后复发。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可采用放疗与化疗增敏的联合治疗。